毕业照
双滘资讯

阳春双滘村:对口帮扶贫困村的“脱贫样本”

村里人怎么也想不到,不到半年时间,十多年都未曾参加过劳动的残疾人贫困户李业朋,竟会意志坚定地走进村里的扶贫车间,“虽然腿脚不利索,但却依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脱贫之路”。这让他异常珍惜眼下的工作。

不单是李业朋,在阳春市双滘村,许多村里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变,甚至还有留守老人感慨——“迎来了‘职业生涯’第二春”。

从2016年起,根据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的工作部署,珠三角6市对口帮扶粤东西北12个市,建立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关系,其中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江、茂名市211个省定贫困村,相对贫困户16240户及贫困人口45946人。

三年来,在这场“脱贫攻坚战”中,双滘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200元,增长至2019年的22011.71元,村集体收入同期从2900元增长至86000元。目前,双滘村已实现100%脱贫,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。

2020年的新年钟声已经敲响。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,双滘村——这个典型的粤西山区贫困村,正在向着最后的贫困堡垒冲锋。而双滘村,也成为了这场“脱贫攻坚战”的生动样本。

南方日报记者 林郁鸿

村里就业残疾人贫困户物质精神“双脱贫”

山谷中的几声鸡鸣,唤醒了沉寂的小山村。一缕缕炊烟从家家户户灶房袅袅升起。

虽是冬天,山里却依然郁郁葱葱。双滘村藏在深山腹地,是阳江阳春市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山村。双滘村是一条行政村,其下辖25条自然村,山路蜿蜒曲折,从珠海坐车到村里要5个多小时,从阳江市中心到该村也要2个多小时。

虽然普通,但这一典型的粤西山村,却在过去3年里创造了村民人均收入增长2倍、村集体收入增长近30倍的“造富”故事,

多年来,在双滘村,村民惯性式地靠种花生、水稻等传统作物为生,经济落后。截至2015年,该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7200元,全村贫困户92户228人。

2016年,珠海市委宣传部与该村结成了“对口帮扶”对子。一晃3年时间过去,如今的双滘村家家户户门口通上了水泥路,一栋栋居民楼沿着起伏的丘陵错落分布,村里开办的扶贫车间、养牛场、鱼塘、火龙果场等产业兴旺。自然村都通上了电视信号,接通了网络,不少自然村还有了篮球广场等文体设施……实地走访中,外人已经找不到往昔“贫困村”的痕迹了。

这样的改变,如果用双滘村党总支书记王世来的话来总结就是:村里这三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在该村一家生产衣服、外销非洲的扶贫车间,“贫困户”李业朋已经工作了3个多月,不仅有稳定的收入,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“学霸”。但在此之前,村民眼中的李业朋因为脚有残疾,与左邻右舍交流不多,靠每月的低保过活,是个经常在村里四处晃荡的闲人。

改变发生在2019年5月,来自珠海市委宣传部的刘瑞明到该村驻点扶贫,并成为村第一书记。

看到李业朋几次来村委会,对党员学习似乎很有兴趣,刘瑞明便手把手地教李业朋学会了用手机上“学习强国”看资讯、学知识、线上答题,让他一下子找到了新目标。去年7月开始,李业朋加入双滘村群众学习强国群,每天霸屏学习,学习成绩一直保持本组第二名。

“他经常一大早就拿手机跑来找我,说自己又得了多少分,有时凌晨4点还在答题”,刘瑞明说,见李业朋学习劲头这么足,便趁热打铁,激励李业朋到扶贫车间上班。起初李业朋很排斥,一听到工作就摇头,说自己已经十几年没有上班,腿也不方便,一干活就头晕。

刘瑞明于是一次次上门,还将扶贫车间的老板、已经就业的其他贫困户找来一起动员,又请李业朋到车间实地参观,终于打动了他。如今,李业朋白天工作,与不少工友成了朋友,业余时间上“学习强国”学习,不仅生活上脱贫,精神生活也变得丰富了。

贫困帽要靠自己的双手才摘得掉,穷根子要靠自己的努力才挖得掉。一个多月前,同样多年没有工作、47岁的贫困户张广娇也走进扶贫车间上班。长期的贫困,让不少贫困户滋生了“等靠要”的思想,驻村干部通过一次次上门劝说,政策奖励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,让这些贫困户重拾就业信心。目前,双滘村累计转移劳动力就业63人,稳定就业49人,稳定就业率77.7%,基本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中至少一人就业,通过外出务工脱贫一批。

党建引领党员干部成脱贫致富“头雁”

2019年底的一天,双滘村迎来了一桩喜事: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了。三层楼高的建筑宽敞明亮,集党群、政务、文体服务等功能于一体,门口党建长廊上张贴着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”的时间表,让村民们一目了然。

“条件环境变化很大,以前都不敢想象能有这么好的环境”,王世来说,该村原来的党群服务中心建于1992年,条件简陋,仅有100平方米左右,会议室每次开会只能坐下七八个人;门口就是集市,一到赶集时门外全部摆满地摊,群众来村里办事都挤不进大门。

去年刚驻村扶贫不久,刘瑞明就碰上村里开庆“七一”党员座谈会,在双滘村旧党群服务中心见到的一幕,让他触动很大:村里大多是年龄偏大的老党员,房间坐不下,很多党员就搬凳子坐在屋外,趴在窗台上听。

如今,新中心投入使用,这样的场景彻底成为了历史。仅开会的会议室就可以容纳八九十人,不仅党组织活动有了阵地,平时还将打造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成为传播党的声音、传承优秀文化、培育文明新风、提供惠民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。

珠海市委宣传部通过“党建+脱贫攻坚”“党建+乡村振兴”等方式开展精准扶贫,让双滘村原本较为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重新焕发生命力:服务群众志愿活动,“党员亮身份、党群心连心”等活动接连展开,村里每个党员都要联系贫困户,村支书一年要遍访全村的贫困户……通过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、制度,党员逐渐成了带动村民致富脱贫的“头雁”。

新中心启用后,村里将旧党群服务中心租给了当地最大一家花生油企业,每年新增4万元集体收入。

驻村接力3年间贫困山村换新颜

除了扶贫车间的建设,在双滘村腰蒙自然村,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红心火龙果场基地。一个多月前,这个基地迎来丰收,56户贫困户获得首次分红6.08万元。

这一基地实际上是将生态种养产业结合起来,包括50亩火龙果场、500亩牛场和12亩山塘水库,通过采取“合作社+党员种植大户+农户+贫困户”发展模式,带动了全村150多户农户(含92户贫困户)脱贫致富。

“新种的火龙果,产量一年比一年高,预计贫困户明年的分红将超过12万。”站在地头,刘瑞明抱起自己设计的火龙包装箱,满脸喜悦。包装箱上“双滘红心火龙果”、“山泉灌溉、牛粪作肥”的字眼十分醒目。

双滘红心火龙果品牌的背后,也留下了一段驻村干部“一茬接着一茬干”、接力扶贫的佳话。2016年,来自珠海市委宣传部的温剑华第一个驻村扶贫,果场当时还是一片撂荒的闲置地,见此情景,他萌生了发动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的想法。2019年5月,温剑华又转到信宜驻点扶贫,“接力棒”传到了刘瑞明手中,正是两任驻村干部的努力,才有了双滘红心火龙果去年第一次丰收。

据统计,3年多来,珠海市委宣传部累计落实帮扶资金约780万元,双滘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200元,增长至2019年的22011.71元,增长约2倍;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人从过去的3800元;增长至14751.83元,增长将近3倍,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900元,到2019年增长至86000元,增长近30倍。目前,双滘村已实现100%脱贫,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。

双滘村的脱贫故事,是全国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缩影,也是珠海深入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成果。截至目前,珠海对口阳江市69个贫困村、5098户村内贫困户、12301人的脱贫任务中,已实现退出5032户、12155人,分别占帮扶任务总数的98.7%、98.8%;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11元,比帮扶前增长2.4倍。连续三年省级考核,珠海对口阳江精准扶贫成绩均为“好”。

与此同时,截至目前,在珠海对口茂名市142个贫困村、10535户贫困户、31512人贫困人口的扶贫任务中,已实现退出10341户、贫困人口退出30579人,贫困村退出139个,分别占帮扶任务总数的98.1%、97.03%及97.8%。有劳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549元,比帮扶前增长2.3倍。

双滘镇微信公众号

苏兄

阳春市双滘社区网(529635.com)站长及程序维护员,负责网站的日常运维、程序开发以及编辑等。

电子邮件:admin@529635.com

联系我们:发信息给我

0 0 投票数
文章评分
订阅评论
提醒
0 评论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返回顶部按钮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发表评论。x